临沂社科界
编者按
临沂,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,孕育了灿烂的地域文化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。为全面展示临沂文化的独特魅力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、临沂市社科联、临沂市网信办、沂蒙文化学会共同组织开展了“临沂文化符号”评选活动。活动历经网络与报纸投票、专家评选等环节,最终确定了“100项最能代表临沂的文化符号”,并编辑成《临沂文化符号》一书。
本书不仅系统梳理了临沂的文化精华,还通过“相关链接”与交通提示等细节,增强了知识性与实用性。 从地理、历史到红色文化,从非遗、遗存到特产,书中内容丰富,是了解临沂文化的绝佳读物。
今日起,我们将以专栏形式,陆续在公众号上分享《临沂文化符号》的精彩内容,带您深入了解这些独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背后的故事。若您对书中内容有任何建议或补充,欢迎留言交流,让我们共同见证临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
展开剩余54%荀子离开不久,又有人向春申君进谏,说“孙子天下贤人也,君何辞之”,于是春申君又“使人请孙子于赵”。荀子尽管对上次被赶走心怀不满,写信“刺楚国”,但在春申君的坚请之下,再次入楚“复为兰陵令”。
在兰陵令的任上,荀子推行“节用以礼、裕民以政”的政治策略,农工商各业繁荣发展,并与齐国建立起睦邻友好合作关系。兰陵的发展提振了楚国君臣及广大军民的信心,楚国国力得到一定恢复,司马迁在《史记•春申君列传》中记述说:“当是时,楚复强”。
公元前238年,黄歇被其门人李园杀害,荀子受牵连不再担任兰陵令,去职后留在兰陵传经授徒,著述立说。约在前230年前后,荀子终老兰陵,墓地在今兰陵县兰陵镇南王庄村东。
受荀子影响,儒家经典在兰陵得以保存与传播,西汉史学家刘向在《孙卿书录》中说:“兰陵多学为善,盖以孙卿也。长老至今称之曰:‘兰陵人喜字为卿’,盖以法孙卿也。”到南北朝时,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里仍就荀子对兰陵的影响给予高度评价:“方是时也,唯齐楚两国,颇有文学,荀卿宰邑,故稷下扇其清风,兰陵郁其茂俗”,极力赞扬荀子对兰陵文化的贡献。
由此可见,圣人之所以是圣人,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能够跨越时空,具有着历久弥新的影响力。
发布于:山东省盛达优配app-股票配资网站-专业配资平台-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